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的调查研究
牛艳芬, 周松, 刘广, 刘晓伟, 张懿晖, 王海峰, 段然, 王鑫, 杨晓燕, 杜越聪, 王汐, 赵升, 金春霞, 杜国义, 史献明, 崔耀仁, 闫萍
摘要113)      PDF (960KB)(691)   
目的 调查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分布情况,为鼠传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集宿主动物舌根部和回盲肠部标本,分别用培养、PCR方法检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阳性率的差异。 结果 共采集样本1 048份,其中舌根部543份,回盲肠部505份。致病性耶尔森菌细菌培养全部阴性。假结核耶尔森菌PCR初筛全部阴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PCR初筛铁草胺菌素受体蛋白基因( foxA)阳性2份,年阳性率为0.41%(2/490),舌根部和回盲肠部标本 fox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 2=4.629, P=0.112)。 结论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部分地区主要宿主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鼠疫监测同时需要加强其他致病性耶尔森菌的监测。
2023, 34 (1): 91-93.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3.01.016
河北省长爪沙鼠及其巢蚤密度与气象因素关系
牛艳芬, 张懿晖, 康东梅, 陈永明, 刘广, 刘合智, 史献明, 杜国义
摘要108)      PDF (617KB)(756)   
目的 分析和探讨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长爪沙鼠和巢蚤密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1-2013年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长爪沙鼠及其巢蚤的监测数据和同期降水量、气温和湿度等气象资料;定义长爪沙鼠鼠密度≥1.00 只/hm 2为高危组,0.21~0.99只/hm 2时为预警组,≤0.20只/hm 2时为标准组,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比较巢蚤染蚤率和蚤指数的差异;按照四分位间距将总降水量、平均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分为4组,比较不同组间巢蚤指标的差异;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探索长爪沙鼠密度、巢蚤指数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联性。 结果 不同总降水量组巢蚤染蚤率分布不同( H=10.220, P=0.017),降水量≥426.00 mm时染蚤率最高。不同总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和长爪沙鼠密度组巢蚤指数分布均不同( H=27.807、12.685、7.130,均 P<0.05);降水量≥426.00 mm、平均相对湿度≥58.71%和长爪沙鼠密度≥1.00只/hm 2时巢蚤指数均最高,与最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722、2.999、2.504,均 P<0.05)。多重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巢蚤指数 P 75 ~100与总降水量 P 50 ~75、平均相对湿度 P 25 ~50与高危组鼠密度有关联,巢蚤指数 P 50 ~75与总降水量 P 75 ~100和平均相对湿度 P 75 ~100有关联。 结论 降水量和长爪沙鼠密度是影响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鼠巢蚤指数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宿主密度和气象条件确定灭蚤地点、范围和时间,进行精准性的灭蚤,防止鼠间鼠疫的流行。
2022, 33 (5): 684-688.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2.05.013
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鼠体蚤与气象因素关系分析
牛艳芬, 刘合智, 张懿晖, 康东梅, 刘广, 王海峰, 闫东, 陈永明, 周松, 杜国义
摘要334)      PDF (508KB)(976)   
目的 探讨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鼠体寄生蚤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01-2013年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鼠体寄生蚤类的监测数据和同期降雨量、气温和湿度等气象资料,按照四分位间距将降雨量、平均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分为4组,比较不同组间混合鼠体的染蚤率和蚤指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索气象因素与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的关联性。 结果 不同降雨量和平均气温组间鼠体染蚤率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1.031、20.212, P<0.05),降雨量>60.40 mm和平均气温>18.20℃时,鼠体染蚤率最高;不同降雨量、平均气温组和平均相对湿度组间鼠体蚤指数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8.044、9.254、9.082, P<0.05);当降雨量>60.40 mm、平均气温为13.30~18.20℃和平均相对湿度>64.00%时,鼠体蚤指数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染蚤率与降雨量和平均气温呈正相关( r=0.396、0.547, P<0.05),蚤指数与平均气温呈正相关( r=0.376, P<0.05)。 结论 降雨量、平均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的重要气象因素,可根据气象条件指导开展针对性的灭蚤防疫工作。
2021, 32 (1): 41-44.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1.01.008
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技术在鼠疫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王海峰, 陈永明, 周松, 牛艳芬, 杨晓燕, 张懿晖, 刘广, 杜国义, 刘合智, 史献明
摘要330)      PDF (705KB)(1051)   
目的 针对分离自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进行DNA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分型,对比同一类型疫源地,不同地区分离的菌株基因型,建立沙鼠鼠疫疫源地鼠疫菌株的CRISPR基因库,为疫情的追溯和流行病学分析奠定基础。 方法 应用3对CRISPR引物(YPa、YPb、YPc)将实验菌株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并测序,然后将所测得CRISPR序列与文献最新报道的CRISPR Dictionary比对,找出CRISPR spacer阵列,确定基因型别,最后用Bionumerics 7.6软件制作聚类图,分析其进化关系。 结果 33株鼠疫菌共发现9种spacer,包括4种YPa(a1、a2、a3、a56)、2种YPb(b1、b2)和3种YPc(c1、c2、c3),经比对所有菌株被归为1个CRISPR基因簇(Cb2),2个基因型,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鄂托克旗和杭锦后旗菌株为1个新基因型,命名为2'型(a1-a2-a3-a56,b1-b2,c1-c2-c3),内蒙古乌拉特前旗、河北省康保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的菌株均为基因1型(a1-a2-a3,b1-b2,c1-c2-c3)。 结论 鼠疫菌在内蒙古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整体上遗传稳定,归于1个基因簇,但是也存在一些微进化,体现在不同地区的菌株有不同的基因型。
2021, 32 (1): 30-33.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21.01.005
两种基因分型方法在河北省鼠疫耶尔森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研究
王海峰, 张懿晖, 杨晓燕, 刘溢洋, 牛艳芬, 刘广
摘要320)      PDF (525KB)(999)   
目的 分析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基因型别和遗传变异特征。 方法 采取水煮法对康保县1972-2017年分离的鼠疫菌提取DNA,利用已有文献报道的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LVA)和差异区段(DFR)两种分型方法,经过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序列分析后确定被测菌株的基因型别。 结果 河北省分离的鼠疫菌MLVA基因分型一致,并确定了串联重复序列位点的重复数目;DFR基因型为G17和G20。G17型主要缺失DFR1、6、7、13、15、16、17、18,G20型主要缺失DFR1、6、7、12、13、15、16、17、18。 结论 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株遗传特征比较稳定,2017年动物间疫情是邻近地区的疫情蔓延还是当地菌株的遗传变异,需要进一步研究。
2018, 29 (6): 564-566.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6.004
河北省1950-2013年动物鼠疫流行特征调查分析
马勇, 杜国义, 周松, 刘冠纯, 杨顺林, 王海峰, 张懿晖, 杨建明, 姚剑坤, 崔树学, 谢树军
摘要342)      PDF (306KB)(815)   
目的 调查河北省动物鼠疫流行因素,为鼠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河北省1950-2013年鼠疫监测资料。采用鼠疫四步检验法检验啮齿类动物;采用集组法或单只拉胃法检验蚤类。 结果 共检测啮齿类动物240 358只,发现鼠疫阳性材料123份;检测媒介蚤14 856匹,鼠疫耶尔森菌阳性材料5份;河北省共有7个动物鼠疫流行年份。 结论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间鼠疫呈间歇性流行,主要宿主动物变迁是发生动物间鼠疫的主要因素,长爪沙鼠密度在动物鼠疫流行年前后均有上升,应引起注意。
2018, 29 (3): 293-295.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3.019
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耶尔森菌变异性研究进展
史献明, 杜国义, 王治宇, 杨顺林, 王海峰, 周松, 刘冠纯, 谢树军, 姚剑坤, 崔树学, 杨建明, 张懿晖
摘要328)      PDF (380KB)(908)   
在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流行初期分离的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毒力较强,脱氮能力稳定,质粒种类丰富,但在流行末期分离的鼠疫菌往往毒力较弱,脱氮能力不稳定,质粒易缺失。鼠疫菌的形态学在自然界中存在较大差异。该文通过探讨河北省鼠疫菌的生物学、生化、质粒和毒力变异情况,揭示鼠疫静息期存在的机制。
2018, 29 (1): 100-102.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1.027
2016年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居民鼠疫健康素养调查研究
牛艳芬, 张懿晖, 闫东, 李林臣, 刘合智, 胡乐乐, 陈凯乐, 史献明, 高宝萍
摘要281)      PDF (341KB)(899)   
目的 了解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居民鼠疫健康素养状况,为制定鼠疫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年在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康保县2个社区随机抽取280名>18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χ 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16年康保县居民鼠疫健康素养水平为32.26%,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的比例分别为33.18%、52.53%和11.06%。不同性别( χ 2=13.007, P<0.001)、年龄( χ 2=8.409, P=0.015)、职业( χ 2=12.489, P=0.005)及文化程度( χ 2=44.717, P<0.001)居民鼠疫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女性、≥ 60岁、农民、工人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居民鼠疫健康素养水平较低。 结论 在今后的鼠疫防治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老年人、工人及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2018, 29 (1): 64-67.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8.01.016
运用格林模式设计张家口市鼠疫防治健康教育计划
张懿晖, 李林臣, 牛艳芬, 刘合智, 胡乐乐, 陈凯乐, 史献明, 高宝萍, 李林军
摘要315)      PDF (368KB)(1095)   
随着张家口地区经济与旅游业的发展,鼠疫防治健康教育人群与方式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该文运用格林(PRECEDE)模式,根据前期调查数据,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从社会学、流行病学、行为诊断及教育诊断等方面设计鼠疫防治健康教育计划,试图建立适合张家口市的鼠疫防治健康教育计划。
2017, 28 (6): 612-614.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6.027
河北省康保县鼠疫防控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张懿晖, 王志锋, 李林臣, 牛艳芬, 刘合智, 胡乐乐, 陈凯乐, 史献明, 高宝萍
摘要313)      PDF (592KB)(892)   

目的 调查河北省康保县不同人群适合并喜好的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为有针对性地进行鼠疫健康教育,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方式对康保县居民387人进行自填式调查。结果 被调查人群对鼠疫防控知识知晓率较低的内容有“接触疫源动物或被咬后突发高热的处理”(8.56%)、“康保县是鼠疫自然疫源地”(20.72%)及“鼠疫患者的症状”(28.45%)。不同职业人群对鼠疫健康教育的需求方式不同(χ2=105.118,P<0.01)。通过对应分析发现,农民与广播、学生与讲座、工人与广播、干部与微信有较强的关联性。76.14%的农民选择广播,66.30%的学生选择讲座,而医生比较喜欢宣传册(37.10%)和电视(37.10%)。工人对除展板、报纸、短信外的其他宣传方式均较喜欢,干部则对除展板外的其他宣传方式均较喜欢。结论 对河北省康保县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时,对农民应主要使用广播及电视,对学生应多组织健康教育校园讲座,对工人及干部应采取多种方式,广播、微信或短信等均可;对知晓率低的内容应加强宣传。考虑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应从专业角度对其进行培训与考核,提高其应急救助能力。

2017, 28 (1): 72-74.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7.01.020
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在河北省鼠疫菌株分型中的应用
王海峰, 杨顺林, 周松, 白雪薇, 张懿晖, 杨晓燕, 牛艳芬, 刘合智, 杜国义, 史献明
摘要272)      PDF (474KB)(741)   

目的 利用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对河北省鼠疫疫源地菌株进行基因型别研究。方法 根据14+12对VNTR设计引物,对116株鼠疫菌进行分析。结果 116株鼠疫菌针对每对VNTR均有不同的重复数目,但是同一对VNTR对所有菌株的VNTR重复数目相同。与CO92和EV对比,河北省鼠疫疫源地菌株显示出不同的扩增结果。结论 河北省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只有1种不同于其他疫源地的基因型别,为疫情的追踪溯源和鼠疫菌突变监测提供了依据。

2016, 27 (2): 141-144.    doi: 10.11853/j.issn.1003.8280.2016.02.012
串联重复序列在鼠疫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
王海峰, 刘合智, 杨顺林, 周松, 白雪薇, 杨晓燕, 张懿晖, 陈凯乐, 梁莹, 史献明
摘要245)      PDF (365KB)(996)   

鼠疫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甲类传染病,由于我国存在着多种类型的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的特征及致病力不同,因此将不同疫源地的菌株进行基因分型,探讨其亲缘关系,对于鼠疫突发疫情的追溯具有重要意义。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被认为分型能力较好,但是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的选择是分型的关键所在,该文主要介绍VNTR在鼠疫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进展,为基因分型提供参考。

2016, 27 (1): 89-91.    doi: 10.11853/j.issn.1003.4692.2016.01.028
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技术的应用
刘合智,张懿晖,杨晓燕,王海峰,杜国义,胡乐乐,杨顺林,董国润
摘要1325)      PDF (354KB)(1045)   

【摘要】 目的 研究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gS?ELISA)检测鼠疫 F1 抗体技术在鼠疫监测中的实用性。 方法 用DAgS?ELISA和间接血球凝集试验(IHA)微量法对比检测558份标本鼠疫F1抗体。结果 IHA检测出阳性33份,DAgS?ELISA检出阳性31份,阳性符合率为90.91%,阴性符合率99.81%,总符合率99.28%,二者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91%和5.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625)。2种方法测定27份鼠疫免疫血清均阳性,IHA微量法的敏感性高于DAgS?ELISA(t=3.023, P=0.006)。结论 DAgS?ELISA检测鼠疫F1抗体敏感性低于IHA微量法,但特异性好,无前滞反应,可避免初筛漏检问题。

2009, 20 (5): 467-469.